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明确将安徽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都把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作为首要任务进行部署。我们必须突出策源基石、策源带动、策源协同、策源动力及策源引领,加快推进,稳步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创成果数量,夯实策源基石。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是大多数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在基础科学的研究投入方面,应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改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比例不当现象,适当适时调整财政科技支出范围,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推动地市和企业配套投入,引导各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结合《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及安徽省基础研究方面的突出领域,奠定好科技强国的基石。根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加快推进中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可以支持科学中心的新型研发机构设立研究生院,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校牵头成立长三角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夯实策源基石。
强化企业引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策源带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黏合剂。搭建“企业出题、院所答题”的协同攻关机制,着力构建以“考题”的科学性、“题目设计”的精准性及“答题”的有效性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在政策制度上确保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有同等的地位,促使企业诞生更多的领军人才,产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奠定坚实基础。促使企业在需求导向下和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协同,推动“旋转门”机制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应用,处理好科技成果“源”和“流”的关系,推动人才在高校培养和企业使用之间的流动切换。推动企业在组织创新中加快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双管齐下,智能和绿色发展齐头并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结合“三重一创”、规划引领和法规保障,实现产业链有效延伸和创新链日趋完善。既要发挥领军人才的带动效应,也要注重发扬企业家精神,同时也不能忽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作用,突出策源带动。
坚持产业驱动,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策源协同。全球竞争正从经济竞争前移到产业和科技的竞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紧扣“产业创新引领区”的定位,运用市场逻辑,强化省市区三级联动,发挥示范区的集聚、辐射效应,创造转化平台,吸纳省内外科技成果在皖转化,为示范区建设赋能。针对制约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的“卡链”“断链”技术,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综合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方式开展攻关,注重多个相关部门的协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支持创新型城市、县市、乡镇和园区建设,逐步构建协调联动、竞相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依托优势创新资源,布局“1+3+X”未来产业。着力打造中国(安徽)科交会品牌,搭建覆盖省市县(区)多层级、多渠道技术交易市场平台体系,突出“成果—商品、展示方—合作方、购买方—投资方”的合作效应,克服省内科技创新不平衡状况,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提升策源协同。
强化战略供给,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增强策源动力。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正在从“小科学”向“大科学”时代迈进,尤其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引领作用。应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推进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网络化建设。从政府层面要着力完善全链条式国家实验式服务保障机制,瞄准核心竞争力,尽快出台并实践新型举国体制的安徽方案。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依然要紧扣大科学装置集群,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中间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三大设施性能,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框架下与上海张江联合共建大装置,增强“两心同创”的具体指向性。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制约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围绕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集中产业链中的共性技术难题,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组织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技术攻关,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高效性,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增强策源动力。
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省市区联动,形成策源引领。秉持人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理念,因地制宜,盘活存量,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因需制宜,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具有本省特色的人才队伍;因时制宜,把握发展环境,制定适应新形势的人才政策。实施新一轮“江淮英才”计划,继续推行“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引才模式,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优势,制定更加积极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注重人才政策的协同落实。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难点和机制障碍,推行首席科学家、编制周转池等制度创新。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探索赋予领军人才和科研单位充分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注重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注重打造宽松包容的创新生态,在营造氛围、包容失败、健全体系上下功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策源引领。
来源:《江淮》 2023年第5期,作者系安徽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科学文化教研部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