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数据质量”。全面采集更新2.44万个信用主体基础数据,围绕遵纪守法、热心公益、诚实守信等8个方面优化乡风文明评议指标,在各乡镇分别设立评议观摩点,落实巡回指导和观察员制度。
引“金融活水”。常态开展信用主体需求摸排,将自来水、燃气、公交、加油、教育、食宿、体检等7个方面纳入结果应用场景,引导8家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专属产品,累计授信10.77亿元、用信7.08亿元,推动金融政策、资源向农村发展倾斜。
助“乡村善治”。选树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典型案例6个,利用西溪南、碣石、蜀源等阵地开展信用宣传20余场次,将农户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为信用积分,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兑换,在潜移默化中改善村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