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紧密围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总目标,按照“合理布局、发展集聚、特色鲜明”的思路,以创新理念引领,用创意点亮产业,积极鼓励外来客商、村集体、社会组织参与民宿建设,引导农民利用自有闲置房屋改建民宿。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民宿219家,精品民宿70家;房间数1688间,床位2834张;从业人员近700人,间接从业人员超2000人。
在徽州区千年古村落呈坎,有一家“年代久远”的民宿——既下山·文郁堂。它的主体为两座明代建筑,分别是新安中医世家及徽州盐商府邸,两座建筑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该民宿不仅仅是一座“国保”,更是一个徽州文物收藏艺术馆,其中涵盖藏品千余件,以明式家具、文人书画、精致器物、盐商文献为主,多来自明清民国时期,最早的可追溯到汉代。
“我们相信物件会说话,每件藏品,都是岁月的叙事者。”既下山·文郁堂民宿的店长婉君告诉笔者,“从草木到家具,从客房到茶轩,四处可见徽州历史的‘活化石’,客人们在住店的同时,可以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享受古雅之趣、岁月之美。”
除了古色古香,以古典韵味闻名的既下山·文郁堂民宿,在西溪南上村,一家名叫“溪香花园”的民宿,让“归园田居”的诗意生活照进了现实。“溪香花园”中有种满了中药材、果蔬和鲜花的“百宝园”,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游客在体验活动中认识了各种香草和草药,自己动手用柴火灶做饭,在山涧溪流里捞鱼捉虾,自制玫瑰蜜酒,用植物拓染香包……不仅是小朋友,成年人也乐在其中。
谈及办体验营的初衷,民宿负责人张建玲说:“做了几年民宿,我发现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住在民宿却不知去哪里玩,大部分客人是去周边各景点打卡,剩下的时间就是在房间刷手机。我觉得既然来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徽州,就应该去了解徽州文化、领略山水美景、品尝徽州美食、体验徽州生活。”她说,“马上中秋体验营要举办了,希望带更多人了解徽州、爱上田园。”
为进一步突出民宿特色品牌,徽州区先后出台《徽州区规范民宿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徽州区促进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激励办法》,在规范全区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鼓励民宿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先后打造了一批精品。如,“中国十大特色民宿”唐模法国家庭旅馆、“安徽省百佳精品民宿”澍德堂、“游安徽不得不住的民宿”半山闲客等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民宿在徽州大地上应运而生,既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也让诗意田园生活成为新时尚。